找到相关内容4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道之方法论

    事势转比量所证真实义性」。中观的教法,即我 们的思修慧,虽不是离言的,而能顺流趣入离言的中道。   依此深入中道正观,精勤修习,将根本颠倒的自性彻底掀翻,直证真实,此即无漏现量的自证,也即是中道的现观...纔能真正破除他人的错误,真正的显示真理。所以说:「以有空义故 ,一切法得成」。所以在方法论的立场,通达中道实相,非依于即空的缘起法不可。  第三节 量、比量、现量  上来说,中道是诸法的如实相,是无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0742332.html
  • 料简起信论料简

    之前六识得起随顺无漏教  之思修慧以损伏有漏而治灭染种,故曰:“以有真如法故  即熏无明”也。所谓无明熏真如起染法不断者,盖以染法现  行,则有漏种受其沾濡而增长,无漏种受其障碍而潜伏,以  有漏...非文辞言教  之所能详解其义趣,故积散思之慧,卒未能印忍其边际也  。必由加行之力,起无得之观,发般若之智,而后能如如相  应也。所谓见道者,即见此二空真如之理也。  (四)约泯绝  约泯绝则强曰一...

    陈维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4369618.html
  • 仰止唯佛陀 俯首礼太虚

    大师学生会”,在训词中说:“为我的学生,要从四方去学:一、修行:这中间包括思修慧,由听讲、研究、静座、思惟,以致于根据六度四摄之原则,表现于行为上者都属之。二、讲学:如法会讲经,或学院之授课,乃至...随愿往生。在兜率净土及当来的人间净土,弥勒尊是普应群机,说人天法、说二乘法、说菩萨法,人人能称机得益。在见佛法的过程中,向上增进,渐化人天根性为出世根性,化二乘根性的大乘根性,同归佛道。这不像其他净土,...

    菩提

    |太虚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15336822.html
  • 加行之读书--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九

    持去,稳当得很,后面的思修慧,声地、缘觉地到菩萨地,一直到成佛之路整个给你说完了,所以 ,你们手里拿到已经是拿了成佛之路的把柄了,不过四大本耶,揹得动吗?揹不动有个办法,最后是“空&...

    南怀瑾

    佛法|禅宗|南怀瑾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0816355992.html
  • 修定之资粮

    令不起贪、等烦恼。此又分五:(1)密护根门,即以正念防守六根。(2)防守正念,是以思修慧防守正念。(3)常委正念,即保持正念,是制伏色等,防范六根起过之缘。(4)念防护意,即在六根对六境生六识时,...种。对此依《瑜伽》卷十一说明如下:(1)贪欲,谓于妙五欲随逐净相,欲见欲,乃至欲触,或随忆念先所领受寻伺、追恋。修不净观加以对治,即观内身之种种不净,杂秽充满,及观外身(死尸)青瘀等相,种种不净,于...

    如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0139499.html
  • 仰止唯佛陀俯首礼太虚

    发起“太虚大师学生会”,在训词中说:“为我的学生,要从四方去学:一、修行:这中间包括思修慧,由听讲、研究、静座、思惟,以致于根据六度四摄之原则,表现于行为上者都属之。二、讲学:如法会讲经,或学院之授课...发增上生心的人天善根,也能随愿往生。在兜率净土及当来的人间净土,弥勒尊是普应群机,说人天法、说二乘法、说菩萨法,人人能称机得益。在见佛法的过程中,向上增进,渐化人天根性为出世根性,化二乘根性的大乘...

    菩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2939610.html
  • 仰止唯佛陀 俯首礼太虚

    ldquo;为我的学生,要从四方去学:一、修行:这中间包括思修慧,由听讲、研究、静座、思惟,以致于根据六度四摄之原则,表现于行为上者都属之。二、讲学:如法会讲经,或学院之授课,乃至著书立说,翻译流通等皆是...菩萨法,人人能称机得益。在见佛法的过程中,向上增进,渐化人天根性为出世根性,化二乘根性的大乘根性,同归佛道。这不像其他净土,连二乘种性都不能往生,还能应人天根性吗?所以弥勒净土才是名符其实的三根善被...

    菩提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2743583.html
  • 正见与般若

    无苦集灭道”,也就是此意。这也便是启示了佛教思想发展的实相。  (三)、般若统摄一切向于佛道  一切众生,要解脱生死,必由空无我慧为方便。从有漏的思修慧,引发能所不二的般若,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。解脱... (二)、出世间正见的内涵  佛法的修学,以正觉解脱为目标。到达这一目标,要先有、思、修慧。正见,是最先的慧。由于听闻正法,能明了世出世间一切善不善法,就能分别邪正、真妄,起到舍邪恶而信受纯正的...

    正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5065766.html
  • 弥勒菩萨与瑜伽止观——浅析《解深密经.分别瑜伽品》

    各别契经或契经中各别含义,修行止观,是缘别法止观。总缘一切法或缘诸法总相,作真如解,修行止观,是缘总法止观。以其思修慧所缘境的大小不同,缘总法止观又可分为缘小总法止观、缘大总法止观和缘无量总法止观。...说:佛在三藏中,虽引种种譬喻为声行者说法,但从不曾说过菩萨道;可是到了中阿含的本未经中,佛却替弥勒授记,说他当来当得作佛,号为弥勒。这在一般声学者看来,觉得是很惊奇的,因为他在声群中,素以“不修...

    刘 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2166404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二)

    逸处,有力思择。  关于菩萨在智慧方面的特性,是因为菩萨累生多闻熏习之与生俱来的智慧,再加上今生精勤广学的思修慧,能善巧运用因明、声明、工巧明、医方明、内明等一切明处境界,成就义利,饶益众生,离苦得乐...力行?  g.畏苦因  他种种苦所逼切,过于自身,少罪深怖,何况多罪?  此说明畏苦因。菩萨常怀慈愍,若看见或听闻众生所受的种种苦迫(如:被杀、捆绑、割截、捶打、诃毁、迫胁、饥渴、寒热等苦),皆能...

    慧沼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5968454.html